2007年4月7日星期六

关于维基百科

又不能直接访问我的 BlogSpot 博客了,只能叹气。好在上 Blogger 发文章还是可以的,因此就把前段时间写的一篇维基百科的文章放上来——谨以此文怀念可以访问 BlogSpot 的日子……



本来想介绍“泰和县”这个百科词条,但为了介绍维基百科的背景,一时兴起,反而写成了这篇文章。“泰和县”这个词条放在另一篇里介绍吧。

目前,网上的开放式百科全书非常多,而最具代表性的中文百科有两个:中文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。

维基百科起始于2001年1月,是目前人类最大的知识库,其中英文词条已经超过170万条。中文维基起始于2002年10月,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历经坎坷,目前只成长到11.8万条。截至2007-03-27,词条数多于中文的语种共有英、德、法、波兰、日、荷、意、葡、瑞典、西、俄共11种,而芬兰语与挪威语也有超过中文的趋势。

百度百科虽然仅起步于2006年4月,但发展迅速,已经达到67万条了。

有时我会想,如果中文维基没有遭受到种种不应有的困境,它的发展能不能象百度那么快呢?

答案是:肯定能远远超过现在的发展速度,但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百度百科的发展速度。原因在于维基追求的是真正的自由,为了维持这种自由,它反而规定了严格的中性、严谨和版权原则

1、版权:维基百科对待版权问题非常严格。编撰者必须用自己的话来写,而不能随意引用别人的版权资料。抄袭更是禁止了。而维基的版权观是——除非作者声明放弃版权,否则即具有版权。也就是说,拿来主义在这里是禁止的。这一点在版权尚不规范的中国大陆显然有些水土不服。

2、严谨:词条的内容应该尽量做到可供查核、证实,即必须注明内容的来源,就跟写学位论文一样。这个要求也让多数未受过国较系统的教育者望之却步。因此,维基虽然表面上对任何人开放,但一定程度上仍是个精英的舞台。

3、中性:维基认为,这是百科全书,而不是博客或论坛,因此,不允许编撰者表达较明显的感情与政治倾向,而要求以中性、平和的立场,尽量表述出同一主题的不同观点。对于多数热血青年来说,这过于郁闷了。而这更可能是维基在中国大陆无法通畅的根本原因。不过,也正是由于普通大陆网民经常无法访问维基,使得维基的发展更加精英化。

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,使得在词条质量上,百度与维基不在同一重量级上。百度快速发展的代价是,有大量随意、错误、带有强烈倾向以及侵犯版权的词条,而维基的编撰原则则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这种状况的出现,这使得维基在维持高质量方面做得非常出色,但牺牲了发展速度。

不过,我认为维基的做法是值得的。做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知识共享系统,如果有大量的不合格内容,甚至误导读者,也许会使整个人类社会付出严重的代价。维基的努力坚持并没有白费,虽然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编撰的百科全书,但多数权威杂志和科学机构都承认了其权威性,许多高端研究都开始使用和引用维基的资料。

中文维基的危机依然存在,它的最大问题不是发展速度,而是分裂的可能

中文维基百科自开始之日起,就一直存在两个大问题(也可视之为一个):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的差别、大陆使用者与台湾使用者的观点冲突。但在全球华人的努力之下,终于避免了两个中文维基的出现,这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无疑是件非常有利的事情。

然而,维基在中国大陆所遭遇的困境,不仅影响其发展速度,更由于大陆参与者的缺乏,而使得维基的中立性被严重破坏。维基内容缺乏大陆主流观点,阻碍了全球性的中文交流,造成了两地的文化分裂。随之而来的,也许是中文维基被迫分成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两个项目。另外,也阻碍了外部世界对中国大陆的了解与理解。

这是一个本不该有的后果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